全國發泡陶瓷產能統計:31家企業45條線,陶企僅占兩成
2020-04-30
截至目前,全國發泡陶瓷生產線已達45條。據《陶瓷信息》不完全統計,生產隔墻板、保溫板的廠家約有25家,合計39條生產線,日產能大概為11220立方米;生產保溫裝飾一體板的廠家約有6家,合計6條生產線,日產能約為15000平方米。
2018-2019年
發泡陶瓷生產線激增16條
中國對發泡陶瓷的技術研究始于上世紀90年代,隨后十余年一直處于試驗階段,直至2000年前后,“發泡陶瓷”被工業化量產,但是當時的生產原材料主要是玻璃固廢,嚴格意義上,不能稱之為發泡陶瓷。
2017年,住建部印發《“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2025年達到30%以上。
有業內人士預測,2020年中國裝配式建筑有望突破8億平方米,按每平方米2000元計算,市場規模將達1.6萬億元。
在《“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指導下,諸多業內人士認為,發泡陶瓷隔墻板憑借輕便+高強度+零吸水率+防火+隔音等優勢,已經成為裝配式建筑首選的健康節能環保材料。
據了解,2017下半年,部分發泡陶瓷隔墻板生產企業的排產就已經安排至2018年底。
隨后的2018-2019年,中國發泡陶瓷也迎來快速發展期,生產線激增,兩年間生產線數量就已增加16條,相當于過去十年增長的總和。
僅5家陶瓷廠涉足發泡陶瓷產銷
從《陶瓷信息》不完全統計的數據來看,目前中國大概有31家企業生產發泡陶瓷。
其中,陶瓷企業生產發泡陶瓷的情況并不多見,僅有金意陶、廣東瑞朗、廣東華陶、內蒙古建能興輝、寶豐圣諾5家陶瓷廠,占比僅為16%;5家陶瓷廠合計10條發泡陶瓷生產線,占總生產線的22%。
在近幾年發泡陶瓷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生產設備還是生產工藝,都在穩步向前發展。
德力泰國內營銷總監戴躍飛介紹,在發泡陶瓷生產領域,依托多年的經驗積累,德力泰的整線技術代表了行業先進水平,不管是投產成功率、產品優等率,還是生產線穩定性、生產能耗,均處在行業領先水平,尤其是三層窯爐的運用,更是顯著提高了單線產量,明顯降低了產品的單位成本。
就目前情況來看,發泡生產線配置兩種模式的窯爐,一種是隧道窯,另一種是輥道窯,兩種窯爐各有千秋。
瑞陶窯爐相關負責人表示,瑞陶公司可以提供隧道窯與輥道窯解決方案,其中三層隧道窯的實施案例較多,隧道窯的日產量目前已經穩定突破300立方米,同時優化了立柱和橫梁的設計和結構,窯車穩定性進一步提升,有效規避了倒窯的“事故”。
單位成本高嚴重制約發展
前幾年,發泡陶瓷市場較為火爆,甚至陷入“供不應求”的局面。然而,發泡陶瓷想要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從“高端產品”向“大眾化”過渡的難度極大。
據知情人士透露,發泡陶瓷現階段發展最大的桎梏在單位成本過高,尤其是燃料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皢挝怀杀?000多元/立方米,與傳統水泥砂漿材料相比,發泡陶瓷單位成本高至少30%,甚至50%?!?/span>
“目前,發泡陶瓷大面積應用‘卡’在成本上,成本降不下來,發泡陶瓷不可能得到大面積的應用?!鄙鲜鲋槿耸咳缡钦f道,發泡陶瓷在房地產項目的推廣難度較大,因為與其他傳統建筑材料相比,發泡陶瓷不僅成本高,而且短期內單企業也難滿足供應需求。
當前,降低發泡陶瓷單位成本的途徑大概有兩個方向:一是降低能耗成本,二是提高產量。
“為降低發泡陶瓷的生產成本,目前德力泰主要為企業提供三層發泡陶瓷生產窯爐,下一步我們可能會向更高裝載密度方向發展?!绷μ┢放坪M鉅I銷總監吳俊良介紹道,一方面為提高產量,另一方面則是為降低單位燃料成本。
據《陶瓷信息》了解,內蒙古建能興輝陶瓷有限公司已經建成全國最大產能發泡陶瓷生產基地,2條三層隧道窯和2條輥道窯,設計日產能達900立方米,與其他同行相比,內蒙古建能興輝發泡陶瓷產能規模最大。
內蒙古建能興輝相關負責人介紹到,“內蒙古建能興輝發泡陶瓷不僅生產規模大,而且內蒙古尾礦粉煤灰等原材料豐富、天然氣成本僅需1.9元/立方米、當地工業用電用水成本均低于其他產區,總的來說,內蒙古建能興輝發泡陶瓷單位成本優勢明顯,市場競爭力相對更強?!?/span>
因而,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發泡陶瓷的發展不能僅是隔墻體、保溫材料,而應該進一步拓寬應用領域。
佛山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歸然書院院長鮑杰軍坦言,發泡陶瓷還處于市場培育期,“新的材料在應用過程中,始終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需要找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材料本身能夠解決是最好的,如果解決不了可能要與其他材料復合,疊加一些材料上去?!?/span>
“但是,材料本身的前景是好的。我估計,發泡陶瓷市場的打開可能還要3、5年的時間?!滨U杰軍如是說道。
發泡陶瓷單位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制約其市場占有率的快速擴增。中國裝配式建筑的爆發式發展,或能助力發泡陶瓷快速打開市場缺口。但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已經“擱淺”新建發泡陶瓷生產線的規劃。
2018-2019年
發泡陶瓷生產線激增16條
中國對發泡陶瓷的技術研究始于上世紀90年代,隨后十余年一直處于試驗階段,直至2000年前后,“發泡陶瓷”被工業化量產,但是當時的生產原材料主要是玻璃固廢,嚴格意義上,不能稱之為發泡陶瓷。
后來,煤矸石、粉煤灰等成為發泡陶瓷生產的原材料,當時市場定位不清晰,發泡陶瓷產銷企業往低密度、低強度的小塊保溫材料方向發展。據《陶瓷信息》了解,在發展初期,發泡陶瓷一直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
直至2016年前后,發泡陶瓷生產企業開始與地產商進行戰略合作,市場才逐漸被打開。
2017年,住建部印發《“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2025年達到30%以上。
有業內人士預測,2020年中國裝配式建筑有望突破8億平方米,按每平方米2000元計算,市場規模將達1.6萬億元。
在《“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指導下,諸多業內人士認為,發泡陶瓷隔墻板憑借輕便+高強度+零吸水率+防火+隔音等優勢,已經成為裝配式建筑首選的健康節能環保材料。
據了解,2017下半年,部分發泡陶瓷隔墻板生產企業的排產就已經安排至2018年底。
隨后的2018-2019年,中國發泡陶瓷也迎來快速發展期,生產線激增,兩年間生產線數量就已增加16條,相當于過去十年增長的總和。
僅5家陶瓷廠涉足發泡陶瓷產銷
從《陶瓷信息》不完全統計的數據來看,目前中國大概有31家企業生產發泡陶瓷。
其中,陶瓷企業生產發泡陶瓷的情況并不多見,僅有金意陶、廣東瑞朗、廣東華陶、內蒙古建能興輝、寶豐圣諾5家陶瓷廠,占比僅為16%;5家陶瓷廠合計10條發泡陶瓷生產線,占總生產線的22%。
在近幾年發泡陶瓷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生產設備還是生產工藝,都在穩步向前發展。
德力泰國內營銷總監戴躍飛介紹,在發泡陶瓷生產領域,依托多年的經驗積累,德力泰的整線技術代表了行業先進水平,不管是投產成功率、產品優等率,還是生產線穩定性、生產能耗,均處在行業領先水平,尤其是三層窯爐的運用,更是顯著提高了單線產量,明顯降低了產品的單位成本。
就目前情況來看,發泡生產線配置兩種模式的窯爐,一種是隧道窯,另一種是輥道窯,兩種窯爐各有千秋。
瑞陶窯爐相關負責人表示,瑞陶公司可以提供隧道窯與輥道窯解決方案,其中三層隧道窯的實施案例較多,隧道窯的日產量目前已經穩定突破300立方米,同時優化了立柱和橫梁的設計和結構,窯車穩定性進一步提升,有效規避了倒窯的“事故”。
單位成本高嚴重制約發展
前幾年,發泡陶瓷市場較為火爆,甚至陷入“供不應求”的局面。然而,發泡陶瓷想要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從“高端產品”向“大眾化”過渡的難度極大。
據知情人士透露,發泡陶瓷現階段發展最大的桎梏在單位成本過高,尤其是燃料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皢挝怀杀?000多元/立方米,與傳統水泥砂漿材料相比,發泡陶瓷單位成本高至少30%,甚至50%?!?/span>
“目前,發泡陶瓷大面積應用‘卡’在成本上,成本降不下來,發泡陶瓷不可能得到大面積的應用?!鄙鲜鲋槿耸咳缡钦f道,發泡陶瓷在房地產項目的推廣難度較大,因為與其他傳統建筑材料相比,發泡陶瓷不僅成本高,而且短期內單企業也難滿足供應需求。
當前,降低發泡陶瓷單位成本的途徑大概有兩個方向:一是降低能耗成本,二是提高產量。
“為降低發泡陶瓷的生產成本,目前德力泰主要為企業提供三層發泡陶瓷生產窯爐,下一步我們可能會向更高裝載密度方向發展?!绷μ┢放坪M鉅I銷總監吳俊良介紹道,一方面為提高產量,另一方面則是為降低單位燃料成本。
據《陶瓷信息》了解,內蒙古建能興輝陶瓷有限公司已經建成全國最大產能發泡陶瓷生產基地,2條三層隧道窯和2條輥道窯,設計日產能達900立方米,與其他同行相比,內蒙古建能興輝發泡陶瓷產能規模最大。
內蒙古建能興輝相關負責人介紹到,“內蒙古建能興輝發泡陶瓷不僅生產規模大,而且內蒙古尾礦粉煤灰等原材料豐富、天然氣成本僅需1.9元/立方米、當地工業用電用水成本均低于其他產區,總的來說,內蒙古建能興輝發泡陶瓷單位成本優勢明顯,市場競爭力相對更強?!?/span>
未來市場在哪?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實際上對發泡陶瓷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但是要在短短幾天交出這么多產品,目前發泡陶瓷廠家很難做到,而且,發泡陶瓷單位成本很高,不是很多開發商、建設商所能承受的。因而,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發泡陶瓷的發展不能僅是隔墻體、保溫材料,而應該進一步拓寬應用領域。
佛山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歸然書院院長鮑杰軍坦言,發泡陶瓷還處于市場培育期,“新的材料在應用過程中,始終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需要找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材料本身能夠解決是最好的,如果解決不了可能要與其他材料復合,疊加一些材料上去?!?/span>
“但是,材料本身的前景是好的。我估計,發泡陶瓷市場的打開可能還要3、5年的時間?!滨U杰軍如是說道。